菲律賓衛生部公布最新新冠疫情數據,當地時間2021年6月20日單日新增確診5803例、新增治愈7652例、新增死亡84例。數據顯示,菲律賓確診人數自4月來持續增長,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長期超過5000,目前菲律賓政府仍然實施強制戴口罩政策,但總體形勢不容樂觀。國內疫苗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僅相當于總人口的1.96%。嚴峻的感染情況和民眾接種疫苗的不配合使菲律賓一度陷入混亂,菲律賓經濟發展困難重重。
在此背景下,世界銀行于本月初將菲律賓2021年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6%-7%下調至4.7%。據報道,世界銀行認為“菲律賓的前景面臨一系列重大下行風險,包括新冠肺炎變異病毒導致感染重新抬頭和流動性限制延長”。
世界銀行還將菲律賓2022年和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5.9%和6.0%,低于3月份預期的6.3%和6.2%,這也是除去2020新冠疫情影響下首次預估經濟增長低于6%。
數據來源:鋼聯數據
菲律賓近年來大力發展基建,吸引外資進行鋼廠建設,旨在在2030年實現鋼鐵自給自足。2020年,受新冠疫情影響,菲律賓經濟增長斷崖式下跌接近10%,2021年經濟有所回暖,但疫情再次爆發對菲律賓經濟影響較大,鋼鐵行業也隨之受到影響。
筆者認為,從目前的經濟狀況和菲律賓發展預期來看,菲律賓鋼鐵行業產能釋放空間大,但其自給自足之路任重道遠。
一、基建急需發展 鋼鐵需求較大
自2015年起,菲律賓經濟以6%的增長率穩步增長,尤其在2016年,菲律賓經濟增長率達到6.8%,領先東南亞其他國家。2019年,菲律賓GDP構成中,農業、工業和服務業占比分別為8.3%、30.3%、61.4%,菲律賓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第三產業。
數據來源:鋼聯數據
然而,菲律賓基礎設施建設,尤其是公路鐵路運輸,遠不及東南亞其他主要國家。交通與物流成本無形中制約了菲律賓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,菲律賓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。
數據來源:鋼聯數據
數據來源:中國商務部
基礎設施的完善是菲律賓產業轉型的必要條件,在過去幾十年,菲律賓基礎設施投資金額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%。菲律賓基礎設施較差,也意味著建筑業發展前景廣闊。
2017年4月,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臺之后,頒布了一項新政:名為“Build,Build,Build!”的大規?;A設施投資計劃,又稱“大建特建”計劃,該計劃在六年內投資8.4萬億比索(約合1.16萬億元人民幣),在全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。設項目涵蓋道路、橋梁、機場、鐵路、港口、防洪設施等多個領域。目前有多家中國企業參與菲律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。2019年菲政府基礎設施領域支出達到8817億比索,較2018年增長9.7%。預計將有21個項目與2022年完成。
菲律賓房地產市場也在急速發展之中,住房呈現供不應求狀態。自上世界50年代起至今,菲律賓人口幾乎呈現線性增長,2020年人口數量約1.1億,世界人口排名第12位,其中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人口大約2400萬。
數據來源:中國商務部
可以將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和中國上海進行類比,兩座城市均有2400萬的常住人口,馬尼拉面積只有638平方公里,相當于上海的十分之一,但人口密度接近上海的十倍。上海目前的住宅量大約738萬套,而馬尼拉僅僅為37萬套,由此可見馬尼拉住房缺口大約有600萬套。600萬套的住房缺口,以菲律賓現在的建設速度,考慮到建設速度的增長,也至少需要60年才能夠補充。
由此可見,無論是基礎建設或是房地產都還需要大力發展。值得注意的是,菲律賓建筑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外資支持。自2005年以來,菲律賓接收的海外投資保持在57億美元以上,2017年達到100億美元的高峰,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用于建筑業。菲律賓的“大建特建”計劃與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不謀而合,中國目前已成為菲律賓主要的外資來源,中菲也簽署大量協議,其中三分之一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。
綜合來看,菲律賓建筑業發展需求強勁,且對外資需求較大。
數據來源:鋼聯數據
二、國內產能不足 投資充滿機遇
菲律賓存在客觀的建筑行業發展需求,加之總統杜特爾特“大建特建”計劃在國內如火如荼開展,菲律賓鋼鐵需求迅速增長。2015年菲律賓鋼鐵表觀消費約876萬噸,2017年達到982萬噸,2019年超過1000萬噸,預計2021年會持續增長。
數據來源:菲律賓鋼鐵協會
然而,菲律賓鋼鐵需求持續增長,但國內鋼鐵產能遠不足以供應。
菲律賓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,其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理環境帶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。除銅、金、銀、鐵、鉻、鎳等有色金屬外,該國鐵礦石探明儲量約為3.2億噸,主要為磁鐵礦、磁黃鐵礦。但菲律賓的工業不發達,鋼鐵、冶金、機器制造等重型工業很少,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在世界上處于落后地位,國內缺乏大規模的冶煉工業,因此即使坐擁豐富的礦產資源,菲律賓鋼鐵產能依然處于低位。
據菲律賓鋼鐵協會數據,菲律賓國內鋼廠約10家,近10年無較大變化。2015年菲律賓粗鋼產量97萬噸,2015年至2019年產能逐年增長,2019年達到192萬噸,僅滿足大約20%需求,菲律賓自身遠不足以供應國內鋼鐵需求。
數據來源:菲律賓鋼鐵協會
由于國內鋼材供應不足,菲律賓鋼材主要依賴進口,主要來源國包括中國,韓國,俄羅斯等。長期以來,菲律賓進口鋼鐵占比鋼鐵消費80%,2018年菲律賓鋼鐵進口量達到900萬噸,約占表觀消費的90%,2019年鋼鐵進口約721萬噸,也達到表觀消費的70%??梢哉f菲律賓鋼鐵幾乎完全依賴進口。
數據來源:菲律賓鋼鐵協會
其中,菲律賓主要進口鋼材半成品,扁平材,長材。根據菲律賓海關數據,2018年進口的鋼材產品中,半成品鋼材為340萬噸,占總進口量的37%;扁平材300萬噸,占33%;長材占24%。
長期來看,菲律賓長材和扁平材需求持續增長。根據菲律賓鋼協數據,2020年,菲律賓扁平材進口約492萬噸,之后預計保持9.8%的年增長率,預計2025年扁平材需求為730萬噸,約為2020年1.5倍。2020年菲律賓長材進口約580萬噸,之后預計保持5%的年增長率,預計2025年為7000萬噸,較2020年增長約18%。
數據來源:菲律賓鋼鐵協會
由于菲律賓國內鋼廠較少,產能供應不足,持續增長的鋼材需求長期依賴于進口,這一方面刺激菲律賓本地鋼廠積極擴產,另一方面也為外資在菲律賓投資建廠創造了機會。
菲律賓國內三大鋼鐵巨頭之一的亞洲鋼鐵計劃投資250億元建設三個綜合鋼廠,預計增加產能920萬噸;菲律賓Capitol鋼鐵公司計劃投產一臺年產能50萬噸的棒線材軋機。海外投資方面,中國河鋼與亞洲鋼鐵合作建設“菲律賓鋼鐵項目”,總投資約44億美元,預計增加800萬年產能;中國攀華集團計劃在菲律賓建設綜合型鋼廠,預計增加年產能1000萬噸。若投資計劃順利完成,菲律賓在近五年內年產能有望增加至約2700萬噸,預期可以基本滿足國內需求。
數據來源:網絡
2020年,國際知名調研公司CEOWORLD“2020年全球最值得投資的國家”報告中,菲律賓排名第七,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次于印度尼西亞,預計外資流入會帶動更多鋼鐵產能投資。
綜合來看,菲律賓鋼鐵行業投資優勢多,前景大,有以下幾點優勢:
第一,客觀鋼鐵需求與嚴重不足的產能相矛盾,工業技術落后,對外資需求大。
第二, 空運海運便利,為進出口貿易創造良好條件。
第三,人力資源優勢明顯。菲律賓擁有數量眾多、成本低、受過教育、懂英語的勞動力。80%的國民熟練使用英語,識字率達到94.6%,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。
第四,內需旺盛。居民消費意愿強烈,私人消費占GDP的近70%。經濟發展潛力大。
三、疫情增加不確定性 鋼材自給自足任重道遠
國內鋼廠的擴產計劃和海外投資為菲律賓實現自給自足的“鋼鐵夢”提供極大動力,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,菲律賓2020年經濟受到重挫,2021年增長預期下調,這無疑影響菲律賓鋼廠產能擴充計劃的進行。
去年10月,受新冠疫情流行造成的不利經濟形勢影響,菲律賓亞洲鋼鐵公司推遲了大部分項目的建設,目前項目重啟時間仍不確定,據了解,公司將在疫情穩定后根據經濟形勢重新規劃時間表。除了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,在菲律賓投資本身存在一些復雜因素,這些因素也導致外資進入后,項目開展慢的情況,主要不利因素如下:
第一,對外資限制嚴格。在外資股權占比、投資產業類型和土地交易方面都有比較嚴格的限制規定。
第二,政府行政效率不高。在菲律賓辦事手續繁瑣,辦理企業開業登記平均需要80天,海關通關時間長。
第三,企業運營成本較高。菲律賓稅種多,稅率高,稅負較重,稅務審計周期長。電價高昂,位居全球前列,干凈的淡水資源供應不足,水泥等原材料存在壟斷現象。
第四,菲律賓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比較落后,公路、鐵路、機場和港口等都急需擴容或升級。物流成本高,耗時長。項目建設技術落后,實施效率低等。
四、總結:
總體來看,菲律賓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發展前景廣闊,鋼鐵行業充滿機遇,產能釋放潛力較大。但在疫情的影響之下,國內經濟發展不及預期,部分產能擴充項目實施被迫中斷,國內產能短期難以補足。
據菲律賓商務部2013年發布的國家發展計劃,菲律賓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鋼材的自給自足,使鋼材供應量達到表觀消費量的70%,但是在目前供需雙增且產能未按照預期釋放的情況下,菲律賓“鋼鐵夢”的實現還任重道遠。